公司资讯

跟踪7年,北京Top10高中25名精英家庭子女,揭开中国精英的培养秘密……

2024.08.27

 

关于中国精英家庭如何培养下一代精英的话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云亦云,碎片化的信息散见于各种平台,却几乎没有人通过科学的案例观察进行体系化的阐释。

 

《学神》这本书,却花费了7年时间,在北京排名前10的五所高中里,选取了25名出身精英家庭(家庭收入位列全国前10%)的学生,展开了调查。

 

这些孩子都是90后,成长时期见证了全球化的高潮,通过“寒窗”苦读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毕业后进入国际著名公司,成为当下的精英阶层。

 

作者社会学者姜以琳,博士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系,现为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

 

凭借这本《学神》,姜以琳拿下了美国社会学负盛名的奖项之一——美国社会学协会2023年皮埃尔·布尔迪厄教育社会学佳图书奖,她也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一位非美国籍获奖者。

 

 

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姜以琳

 

《学神》观察发现,中国的精英学生在高中阶段便形成了根据考试成绩与轻松程度划分的四个等级:学神、学霸、学渣、学弱

 

要胜出,并且还是轻松胜出的才是学神,位居顶端的学神享有家长及学校的无限支持和特殊资源,拥有其他学生的一直尊敬……

 

“学神”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学神、学霸。

 

1、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国精英

 

从剑桥大学毕业后,阿什利·方选择了入职一家全球大的大宗商品生产企业之一,并在一年后跳槽到某日本企业的新加坡分部,年收入显著上升。

 

从南京大学毕业的柳向祖拒绝了几家公司的offer,决定攻读博士学位,尽管只是一名博士研究生,但他24岁时的收入水平已达到中国城市居民的前10%。

 

阿什利和柳向祖是新一代全球精英。他们与同龄精英皆毕业于世界顶尖院校,其后入职大型跨国公司。这些年轻人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像阿什利、柳向祖这样富裕、享有特殊待遇的学生是如何在国内及国外获得精英地位的?难道真的是“天生才能”吗?

 

教育社会学认为家庭环境、教育方法对于学生们在追求目标和实现理想方面有着较大影响。

 

姜以琳的研究也表明,掌握各国及不同教育体系所重视的技能和能力对人们证明和维持其高地位至关重要。接受这些技能和能力的培训是一种独特优势

 

 

2、家长能做些什么?

 

据姜以琳观察,一轮又一轮的考试选拔后,学生们升入的学校愈来愈同质化。到了高中,学生们几乎不会与来自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同龄人交往。北京顶级高中的精英学生众多,但来自工薪阶层的学生寥寥无几。

 

在中国,社会福利、教育资源与一个人的户口所在地挂钩,城市居民享有的教育机会和学校质量明显优于农村居民。

 

在过去十年中,每年北京约有1%的考生能进入北大清华。相比之下,山东学生的高考分数需达到全省前0.1%才能考上清北,广东学生则要达到全省前0.03%。

 

姜以琳将精英教育与社会地位再生产比作一场纸牌游戏。每个家庭都拿到了一把牌,然而从一开始玩家之间就不平等,有的人拿到了一手好牌,有的人善于战略规划。

 

精英家庭就是这个纸牌游戏中的特权玩家,他们拿到了一手好牌,掌握着大量可支配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

 

这些资源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在竞争中的优势,使其更有可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时,因为不需要为家庭的经济压力分心,也不用担心生活的琐事影响学习,所以精英学生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挑战自我,持续提升。

 

其中,精英家庭能够提供的“文化资本”尤为珍贵。

 

在姜以琳的研究中,这些精英父母都上过大学,教育水平高于全国98%至99%的同龄人,甚至许多人在其省份曾超过99.99%的考生。他们更为熟悉游戏规则,对升学体系十分了解,自己也大多曾是这个体系中的赢家。

 

诗颖的母亲刘太太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中文系的教授。诗颖和母亲将大学择校目标定于清华大学。然而,诗颖意外地没能通过清华自主招生考试。

 

 

 

自此,刘太太开始深入参与诗颖的备考,刘太太在汉语言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她知道学生该做什么,如何准备考试,以及应该向谁了解诗颖的表现。

 

刘太太开始将她认为会得到更高分数的答案教给诗颖,确保女儿能够在未来的考试中给出更好的答案,她还去找了诗颖所在学校的老师,并咨询招生人员。

 

经过母亲在知识以及其他方面的帮助,诗颖如愿在高考中取得佳绩,并被清华录取,就读于招生老师推荐的第一志愿专业。

 

刘太太能够直接给孩子提供知识帮助;而学渣罗伯特的父亲郭先生发现孩子复制自己的考试成就有相当大的困难,于是他从罗伯特初二开始就在引导罗伯特选择国外的大学……

 

作为学生们坚定的盟友,精英父母们随时准备与孩子并肩作战,不仅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更在关键时刻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支持,他们懂得如何平衡自由与规则,为孩子铺平教育之路。

 

但许多学生都意识不到父母在背后的指导,他们将大学录取结果看作纯粹个人奋斗的结果。

 

3、普通家庭怎么做精英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了解自我、憧憬未来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学生们掌握了各种技能和知识,这些技能和知识在校园之外依然有效,而他们的价值观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社会的塑造。

 

精英教育与社会地位再生产就像打牌一样,天生手握好牌的家庭,凭借着丰厚的金钱、时间等教育资源,为子女铺就了一条通往更高殿堂的康庄大道。

 

然而,这场牌局并非只有一种玩法,普通家庭的孩子同样有机会实现逆袭,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乡下人很纯很蠢啊,到城里面这也不懂,那也不懂啊,看到红灯就闯,看到绿灯不走,怎么那么蠢呢?你作为城里人,你到了乡下,你分不清麦子,你也分不清稻谷,你高粱和玉米你也分不清,那你不也是蠢?

 

罗翔老师的这段话,点明了认知框架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普通家庭培养精英之路关键在于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积极寻找并抓住每一个能够提升孩子综合素质的机会。要知道,精英教育并非单纯的物质堆砌,而是一种全面、均衡、深入的培养方式。

 

家长们不妨试试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与自主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精神。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扮演支持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同时教会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如何调整心态、如何与人相处。

 

此外,尽管可能无法与精英家庭所享有的资源相媲美,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都有其独特的教育优势,尝试发现并利用这些身边的教育资源,同样可以为孩子的学习之路提供帮助。

 

正确认识“精英”尤为重要,精英并非仅仅指学业或事业上的佼佼者,更包括那些具备高尚品德、健全人格的个体。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教会孩子诚信、守约、友善、勤劳等美德,也帮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本文转载自【芥末堆】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信息交流和学习参考。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或更正。)